一、为什么要出台我省《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更好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等形势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回应广大群众对就近便捷参加基本医保的迫切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我省基本医保参保筹资政策,建立居民医保参保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医保管理服务,更好维护全体参保人员的权益。
二、我省《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聚焦基本医保覆盖全民、落实“两个激励”、“两个等待期”,深化数据赋能和部门协同,优化医保管理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主要内容有:一是依法推进基本医保覆盖全民,进一步放开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等群体参保政策,鼓励省内高校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实行新入学大学生待遇回溯激励,推动更多人在就业地、常住地参保。完善职工医保退休政策,为我省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年限不足的参保人办理医保退休提供选择。二是实行“两个激励”,对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和基金零报销人员分别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三是落实“两个等待期”,明确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和延长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人员的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并可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四是优化医保管理服务,确定每年9月开展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实现“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丰富线上线下多元参保缴费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等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五是夯实参保工作基础,强化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全民参保工作,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全民参保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管理并动态维护,建立健全参保评价体系,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
三、我省《实施意见》出台后,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利好?
我省《实施意见》聚焦参保群众需求,通过完善参保政策、建立参保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医保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为参保人服务。参保人可享受以下七个方面政策利好:
一是“放”。进一步放开放宽参保的户籍限制,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可以在常住地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
二是“惠”。鼓励省内高校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对连续参保的省内高校新入学大学生,在集中缴费期内在学籍地缴纳下一年度居民医保保费的,待遇享受期从当年9月入学时开始享受。
三是“奖”。实行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自2025年起,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两项激励合并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我省明确每次分别提高的金额为3000元,是国家最低标准的3倍,强化了激励作用。
四是“保”。保障特殊群体待遇,考虑到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当年退出现役的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参保时间无法自主确定,为保障这部分群体及时享受待遇,该群体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不设待遇等待期。
五是“择”。完善我省职工医保退休政策,职工医保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在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年限未达到规定年限的,可以在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时间最长的曾参保地或有职工医保参保缴费记录的户籍所在地,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办理医保退休。
六是“扩”。提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校医院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满足参保居民、学生就近就医需求。
七是“便”。提高医保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保部门和税务部门丰富参保缴费方式,拓展个人缴费查询渠道,持续提升缴费便捷性;发挥商业银行、商业保险机构等网点作用,延伸医保公共服务。
四、为什么要设置居民医保的连续参保激励政策?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居民医保连续缴费的激励机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近年来,连续参保群众和每年没有发生医保报销的人员都希望获得一定政策激励。此次国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居民医保的参保激励政策,实施分类施策,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和基金零报销人员相应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鼓励参保人员自我健康管理,鼓励连续参保。
五、为什么连续参保激励、基金零报销激励奖励的是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奖励额度清零时,是针对所有的奖励额度吗?
对居民医保参保群众来说,大病是最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因此参保激励措施重点在对高额费用进行补偿,促进连续参保。只要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每年都可以享受累积后新的大病保险额度。在奖励额度清零方面,根据指导意见精神,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报销并使用了奖励额度,那么前期积累的零报销奖励额度就会被清零,次年重新开始计算零报销奖励额度。清零规定不针对连续参保激励,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就可以享受连续参保的激励。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原积累的连续参保激励金额保留。
六、为什么设定居民医保非集中征缴期缴费和断缴人员的等待期?
医疗保障制度原理是共济原则,设置等待期实际上是对所有参保人的保护。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可能有部分人员选择性参保缴费,在健康时不参保不缴费不做贡献,在生病时参保缴费享受别人的贡献,这对其他参保群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国家着眼制度长期可持续,需要对断缴人员和未按时参保人员设定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里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将不予报销。这一规定在国家和我省已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大多数统筹地区已在居民医保制度实践中对断缴人员和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待遇等待期。
七、执行新的居民医保待遇等待期政策后,2025年以前没参保的群众是否受影响?
不受影响。待遇等待期政策是从2024年缴费参加2025年基本医保起开始执行,即使以前没参保,只要从2024年9月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缴期参加居民医保,就不会有待遇等待期。如果原来正常参保,但是2024年9月的集中参保期没有参保缴费,那2025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
八、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参加基本医保?参加基本医保有什么好处?
每个人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医保就是用来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目前,我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国家鼓励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为了维护全体居民的健康权益。基本医保提供了基本且可靠的医疗保障,不分年龄和病史,无论男女老幼、是否有既往病史,大家参保后都能得到同等的保障,而且可以享受直接刷卡结算的便捷服务,减少医疗费用垫付压力。未来无法预知,但我们可以通过参保,为自己和家人添一份安心与保障。
我国的城乡居民医保性价比高、好处多,具体体现在:一是成本低,2024年参加我省居民医保个人仅须一次性缴费400元左右,平均每天1块多,就能用低成本获得全年的健康保障,而且参加大病保险不用另外缴费,所有参加我省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的大病保险费由医保统筹基金统一负担。二是补助面广,所有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都能享受国家财政补助,个人自己交小头(2024年个人缴费400元左右),国家财政补助大头(2024年最低补助670元),财政补助占居民医保年度筹资的65%左右,政府补助比例远大于个人缴费。三是综合保障有优势,参保后不仅可以按参保年度和政策规定享受一整年的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门诊单列统筹支付、国家医保谈判“双通道”药品费用报销、大病保险、生育医疗等医保待遇,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还能享受医疗救助。四是抵御疾病风险有优势,2024年参加我省居民医保人员平均住院率17.89%,次均住院报销金额5338元,10年的居民参保费累计都不及一次住院费用的报销。五是医疗保障服务好,参保人员可以享受便捷的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实时刷卡结算等便捷的医保服务。同时,自2024年12月5日起我省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由直系亲属扩大至其他已参加我省基本医保的近亲属,家庭共济账户资金可以用于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共济账户给父母、子女缴纳医保费减轻了群众参保缴费负担,“家庭共济能参保,帮助老人帮助小”。
九、有的青壮年认为自己身体好,没有必要参加基本医保,这种想法正确吗?
基本医保是一种社会保险,首先具有保险的属性,是用来防范风险的。虽然有的青壮年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但是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而青壮年往往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自己要是因病倒下,家庭将会面临很大困难。据统计,2024年我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中25-34岁人群的住院率为12.79%,大约每9个人就有1个人在一年内住院治疗,次均住院费用7281元,更不用说得大病,一旦生病会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参加基本医保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减轻经济压力。其次,基本医保还具有社会化互助的属性,当前身体健康的群众暂时花费少,但是可以共济给需要的群众,自己老了病了的时候也需要社会的共济,大家共同参与到医保制度的运转中,共同分担风险,今天我为人人,明天人人为我,保障整个社会的健康。因此,不论现在身体是否健康,按时参加医保都是明智且必要的选择。
十、我省在规范居民医保参保征缴期有哪些要求?
我省《实施意见》结合我省现行政策,对居民医保参保征缴期政策进行了明确,我省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底,集中参保期缴费的,次年1月1日起享受参保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参保年度1月1日至2月底为延长缴费期,延长缴费期内缴费的,从缴费之日起开始享受参保年度居民医保待遇,不设固定待遇等待期,但不享受连续参保激励。下一步,国家将统一全国集中征缴期,待国家明确后,我省将落实国家统一规定。
十一、如何改善就医体验,提高参保获得感?
改善参保群众就医体验,是提高参保获得感的重要支撑。我省《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校医院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满足参保居民、学生就近就医需求。二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会保障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发挥商业银行、商业保险机构等网点作用,延伸医保公共服务。三是丰富参保缴费方式,线上线下均可以办理参保缴费,拓展个人缴费查询渠道,持续提升参保人员缴费便捷性,实现参保缴费“一趟不用跑”。